其實這個問題曾經(jīng)忘了在那一篇文章中給大家一起探討過,測光對很多人來講是一個不太清晰的模糊的概念。很多人好像正在用著這個技巧或功能但是又卻不能肯定這樣的使用是對的還是錯的。 在開始閱讀之前請記得關(guān)注一下哈,整理不易,你的關(guān)注和支持是小編堅持和成長的最大動力。 再來理解一下基礎(chǔ)的常識吧:攝影本是光與影的一個過程;什么是測光?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光。我們的眼睛所看到的,其實并不是物體本身,而是從這個物體上反射出來的光。你想要看東西,你的眼睛就要接收這個光,而相機想要出照片,也要接收這個光。 人眼依賴于強大的敏感視頻神經(jīng),可以自動收放瞳孔來調(diào)節(jié)進光量的多少,而相機卻做無法自動實現(xiàn)。所以,這個光,我們要接收多少呢?進多了,照片會過曝;進少了,照片會欠曝。這時,我們就需要測光了。那怕是現(xiàn)在的全自動檔也無法準確完成對進光量的控制。 下面再來了解一下單反相機的四種測光模式測光模式普遍分為四種:評均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局部測光。 可是小編首先想說的是,在這里我們先要把那個有些坑的評均測光去掉,為什么呢?因為這個測光模式有時候的確很尷尬。至于為什么,可以去試試拿它拍一天照片就知道了… 那么去掉了尷尬的評均測光,我們來給剩下三個測光模式排個順序。我認為,在攝影中創(chuàng)作性和自主性是成正比的。你對相機控制的越多,控制能力越強,你照片的創(chuàng)作性就越高。這就是為什么一般建議新賣相機的小白要多看說明書的原因;(新人看到了這句話不要盲目的去追求自主性,循序漸進,控制相機是需要經(jīng)驗和能力的。也需要時間) 所以排序就從自主性由低到高來排。 1、中央重點:相機以畫框中心為主(60%),以四周為輔(40%)來進行測光。自主性最低,但是它至少能保證你拍出來的片子能看,而不是白一片或黑一片。我想大部分攝影人都是從這個測光模式走過來的。 2、局部測光:只取畫框中心一個圓圈中的光線作為測光依據(jù)。新手用中央重點測光一段時間后,對光線有了基本認識,就會進入到局部測光。局部測光是一種很有效的測光模式,有了它。你就可以開始控制你的曝光了。你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只要你對準亮處(暗處、明暗交界線)鎖定曝光,再重新構(gòu)圖,畫面就會隨你所愿的變暗(亮、正常)。這樣一來,你就離藝術(shù)更近了,因為是你選擇的曝光,而不是相機。這個模式很多人會在拍人像的時候用的比較多。 3、點測光:只取畫框中中央一個很小部分的光作為測光依據(jù)。(你會看到相機中間一個小方塊)說到這里,很抱歉,點測光并不是從局部測光晉升上來的大師所用的測光模式。點測光多用于特殊情況。你若用它來做平常用的測光模式,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照片又回到了原點:那個不是過曝就是欠曝的時候。并在測光難度較高的時候才會使用。 那么,你選擇好了你的測光模式后,相機根據(jù)從鏡頭中射進來的光再加上你的測光模式來判斷目前的光的明暗程度,再告訴你一個“它認為正確”的曝光數(shù)值。而你就要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和你的創(chuàng)作目的來調(diào)整曝光數(shù)值——是再亮一些,還是再暗一些。一般情況,根據(jù)測光的情況,加上不同曝光的加減,拍三到五張照片來進行判斷。最后找到最準確的測光及曝光參數(shù)。這種技巧常用于拍風景。如果你對拍人像不夠自信,你可以使用曝光補償包圍的方法拍出三張,然后選出一張最佳質(zhì)量的照片進行后期。 最后,當你熟練的使用P、A、T檔和局部測光、熟練把握光線的變化后,你就可以晉升使用頗受爭議的M檔了。但M檔也不是傳說中的老法師必用檔。M檔更的時候基本會用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中。這樣可以幫你更好的完成創(chuàng)作。 根據(jù)場景調(diào)整你手中的光圈、快門以及色溫,最終出來的照片將完全是由你自己控制的。所以花些時間去熟習你的相機功能及性能,是一個必備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 最后想說的一句話:你不能再像一個攝影初學者那樣抱怨相機不好,因為一切決定都是你做的。 今天感覺寫的有些亂亂的。本文重點就看幾種曝光模式吧,其他小伙伴們可以忽略~ |